本網站部分功能不支援IE瀏覽器,請使用Chrome或Edge等其它瀏覽器。
熱塑性彈性體面面觀(三)
2025.06.24

上篇我們已談及熱塑性彈性體的性質、加工與應用。本篇,我們將深入解析熱塑性彈性體的運用案例!

熱塑性彈性體的運用案例 (3/3)

一、 從天然橡膠到熱塑性彈性體

二、熱塑性彈性體的性質、加工與應用 

三、熱塑性彈性體的運用案例


蔡宏斌  國立清華大學化工博士

             國立宜蘭大學化材系教授

             雅得近顯股份有限公司技術

 

允拓橡皮擦的故事


允拓公司林建興先生[註]辦公室的白板上寫著兩行字:

沒有外犯,國恆亡。

沒有危機意識,就有存在問題。

這是歷史上常常出現的寫照。對著那兩行字,林先生問道:「蔡博士,你認為研究跟開發有什麼區別呢?」

「研究是要找尋產品或創造產品,而開發是設法讓產品商業化。」

林先生笑著說:「你的想法就是搔不到癢處。研究只是讓自己一個人高興,而開發卻是可讓很多人高興的。」

他提醒了我,研究開發離不開消費者的喜愛性。回憶起允拓公司開發橡皮擦的事件,心中不禁一陣溫暖。

事件的開始就是生存問題。那已是三十多年前的故事了。

林先生問道:「蔡博士,你知不知道賣什麼東西最好賺?」

我笑著說:「做晶片應該是最好賺吧!」

「不對,賣水最好賺! 你知道嗎? 我的朋友賣果汁產品,他從美國進口水果粉,每噸1-2萬,加水沖泡成10萬罐,每罐2-30元,你看多好賺!」

「同意。可是你不做飲料啊!」

「我發現還有一個可能很賺錢的東西,那就是石粉。碳酸鈣粉1公斤才5毛錢。」


註:林建興先生為允拓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。


於是乎允拓公司啟動了使用到石粉的橡皮擦計畫。如之前所述,早期擦去鉛筆筆跡所用的材質為天然橡膠。天然橡膠為熱固性,加工成形性差。有人利用PVC(聚氯乙烯)加可塑劑以及碳酸鈣粉製成擦拭性優異的橡皮擦塊。這麼好又便宜的產品如何取代之?或許環保議題有機會。另一有競爭力的選項為加工成型性。所以明確的目標就是「可射出成型的非PVC橡皮擦」。碳酸鈣粉加上橡膠就可有鉛筆跡擦拭性,但不准使用軟質PVC,於是乎僅能選擇熱塑性彈性體(TPE)了。

TPU性質廣泛,但太貴了,搞不出競爭力。離子聚合體,TPO,TPV,TPEE以及TPAE也不甚適合,那就只剩苯乙烯系段式共聚合體了。

那時,市面出現了一種有趣的玩具:魔術章魚。這是一種由高分子量SEBS粉與白蠟油混合加熱成溶液後灌進模具而製成。此種材質的黏性與變形後的緩慢回復性絕佳。有點像未硫化的天然橡膠。於是,允拓以此系統為基礎進行研發可射出成型的非PVC橡皮擦。鉛筆跡擦拭性可由SEBS、白蠟油與碳酸鈣的比例來調整。射出成型性就參考了TPO的概念,以聚烯烴與之摻合形成物理交連。這已然為多變數函數。這麼多變數,我直覺應該採用實驗計畫法或許比較有效率。


實驗計畫法還沒完善設計出來,林先生已興奮地展示出他所開發出的樣品:「我已試出不錯的配方了!不過禮拜天差點把家裡的廚房燒了。」

「怎麼回事?」

「煮太多鍋了。那天有點累了,打個盹,沒想到就燒起來了。」

唸書時,每做一次化學實驗往往戲稱煮了一鍋。以SEBS與白蠟油的配料來說,在高分子的實驗室裡所用的滾筒、混合機、燒杯、燒瓶與攪拌機等裝備確實不如以瓦斯爐燒不銹鋼平底鍋那麼方便,但有起燃的危險性。那時的許多小企業老闆都相當克難,林先生就是典型例子。

我不禁問道:「你到底煮了幾鍋?」

「不知道耶,反正就要找出擦拭性及成型性優異的配方,不好的重新煮就是了。」

於是乎第一代的雛型就出來了。用手工先割成橡皮擦塊,以環保訴求介紹給客戶。結果竟然沒人願意買單!既然配方已出來了,想辦法賣就是了。林先生就是典型的生意囝。其實,唯一問題點就是比較貴而已。找來找去,我們發現鉛筆的橡皮頭似乎是個標的物。其一,以軟質PVC製造橡皮頭不易且不甚划算。其二,傳統的硫化天然橡膠所製橡皮頭的擦拭性不佳。利用射出成型似乎可降低單顆橡皮頭的成本。所以允拓就開始製造模具,隨即量產非PVC橡皮頭。果然,便宜就是王道,再加上優異的擦拭性,允拓將非PVC橡皮頭的生意拓展到世界各地。初時,各廠家鉛筆的橡皮頭的尺寸或有不同;魔鬼都藏在細節裡!你不可能擁抱所有的廠家,但你可以讓多數廠家來擁抱你的產品。允拓也開發組裝鉛筆所用的鋁箍,其尺寸就是適用自己所生產的橡皮頭。當鉛筆製造商使用允拓的橡皮頭加上鋁箍,組裝的問題就少了。市場迅速拓展,1990年代,允拓已在(全球)橡皮頭市場的佔有率達到約80%。


靈感來自玩具材料,自家廚房煉成第一代配方,融合 SEBS 黏彈性與 TPO 射出性,打造非PVC環保橡皮擦新世代。

橡皮頭 / 皮頭

橡皮擦的市場中,用量最大者為橡皮塊。運用原來的橡皮頭配方當然也可製造橡皮塊,問題是主要原料之一的SEBS,其價格太高。1990年代,台灣已有橡膠公司開始生產SBS,其價格相當具有競爭力。允拓開始以SBS取代部份SEBS來開發橡皮塊。沒多久,擦拭性與加工性的技術難點都解決了。可是,新配方出現了新問題:劣化與變色。無疑的,SBS的不飽和雙鍵是造成劣化與變色的主要原因。如何解決?添加抗氧化劑與紫外線安定劑就有機會解決。抗氧化劑比較便宜,用量多一點可接受。所以主要評估點就是紫外線安定劑含量對橡皮塊安定性的影響。

林先生:「蔡博士,怎麼評估安定性?」

「實驗室裡常用的是加速老化: 1. 把樣品放在高溫烘箱中一段時間後,再測試其性質,這樣可評估出熱安定性。2. 再以紫外線燈管照射樣品一段時間後,觀察顏色變化或測其光譜,概略可評估出光安定性。」

「曬太陽有效嗎?」

「其實,曬太陽比較接近實際評估。」

於是,林先生很快地準備了各式配方的橡皮塊,就放置在辦公室窗外曬太陽。

林先生問道:「蔡博士,橡皮擦要撐多久才算數?」

「你覺得一塊橡皮塊會用多久?」

「通路商說他們的橡皮塊擺貨期應不會超過兩年,一般消費者買了橡皮塊通常三年後不會再客訴。」

「由於橡皮塊大多處於室內環境。所以窗外曬太陽就像加速老化,以能撐過一兩年者就算過關。」

經一兩年的觀察,結果令人滿意。允拓也成功推出自己的橡皮塊產品。

「曬兩年才算過關!」—— 真實環境最誠實
為解決SBS橡皮塊變色問題,實測不同安定劑含量,辦公室窗外成了加速老化場,最終成功推出穩定耐用的配方。

橡皮塊 / 切塊橡擦

有了可射出成型的不含PVC橡皮擦配方,允拓也積極開發一些造型橡皮擦。一些加工廠常以他們所開的模具數自豪。林先生:「我們的模具雖然沒有太多,可是我們的組件有不同的顏色,所組成的產品數也是很多啊!」於是乎陸續開發出各種系列的造型橡皮擦。印象比較深刻的有恐龍系列,野生動物系列,足球,棒球系列,拼圖系列,蔬果系列等等。恍惚中,歲月已然過了三十多年。

期間,林先生還提了押出成型比射出成型所用的料更多。換言之,其產能可以更大。有些橡皮塊就利用押出成型後裁切而製成。若用多色押出再裁切,則可製造特別的造型橡皮擦,如下圖左邊產品便是。

造型橡皮擦

 

握筆套材料與握筆器


有一天,林先生大發奇想:「允拓有運用外來的材料、有配製材料、有代理材料,可是好像沒有自己真正(註冊商標)的材料哩!」

「開發新材料可是個大工程!」

「蔡博士,你不要誤會。我們沒有要開發新樹脂。像Santoprene這種新製程所得的新材料是我們可以取法學習的。」

「允拓有許多配方,或許找出一種特殊應用產品,再調配好一點,然後去註冊商標,推廣出去就可成為自己的材料。」

「這個可行,許多文具廠反應現有的握筆套有些缺點: 橡膠製的尺寸常會跑掉,觸感不怎麼好。矽酮製的可透明,彈性感比較好,但是相當貴。」

「那就從透明的開始。其實,橡皮擦的材質與有些握筆套的觸感類似,只要不用碳酸鈣,就有機會調成透明。」

允拓進入了自有材料的研發。有一天,林先生:「蔡博士,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。經過捏練,我們的材料變得更有彈性了!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?」

「這是個有趣的現象。捏練最早出現於天然橡膠的加工,初時,公認比較有效者為Banbury捏練機(Banbury mixer)。天然橡膠塊在捏練時,除了混入各種添加劑外,剪切力也將天然橡膠分子的聚合度降低,有利於後續的混合與成形。可是,還有一種截然不同的案例:以前有人利用PVC(聚氯乙烯)來押製浪板。浪板要求挺性,也就是剛性,他聽說DOP(鄰苯二甲酸二辛酯)可塑劑,會大幅降低PVC的硬度,於是在生產過程中大幅降低DOP用量。結果他押出的浪板沒用多久就塌平了。此因PVC還是需要一些DOP讓PVC粉有效的膠化。在加工時,DOP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可有效滲入PVC粉,使得押出物具有合理的物性。」

「所以捏練可讓白蠟油有效滲入SEBS中?」

「應該如是。其實,這還牽涉到另一項觀念:凝膠(gel)。有些凝膠中,高分子鏈有效糾纏,使其黏度無限大,以是形成彈性。SEBS在白蠟油中加熱可溶,但本身已然糾纏在一起。僅是加熱溶解,SEBS分子鏈往往不一定能完全展開。如若在加熱時予以捏練,白蠟油就有機會有效的讓分子鏈完全展開。」

「所以配料時要精準控制,不讓分子鏈斷裂,但讓其有效被展開。」

「沒錯!這是需要苦功的。」

「允拓的最大優點就是肯下功夫。」

於是,一系列性質廣泛的TPE配方材料出爐了,註冊商標為LINK-PLUS®。材質從透明到各種色系,從超軟(Shore A 15)到一般硬度如Shore A 80,以及各種觸感大都含括了。當然,多數客戶重視的是產品而非材料。允拓也曾經開發過墊子,墊圈等彈性體成品或零件。最成功的就是握筆套。

本文謹獻給我的好朋友林建興先生。2025.06.24

讓我們幫您解決問題